2024年6月12-14日
据媒体消息: 7月29日 2023CESE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储能产业博览会当日在上海开帷幕。
本届大会由中国绿色储能产业促进联盟、中国新能源产业协会、中国可再生能源技协会、绿色储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。
大会得到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高度认可。相关领导指出,上海将在技术全覆盖方面,聚焦新型储能技术变革,全面布局锂离子电池、液体电池、固态电池、氢储能等不同储能市场,推动上海电气等企业的电池投入,完善标准及认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。在产业链的全面布局方面,上海将在特斯拉、上海电气等企业的带动下,构建储能全产业链,发展各种类型的电池,推动核心部件的布局,实现重点企业的高速增长。
近年来,中国的氢能产业在“双碳”目标的驱动下,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。
随着全球共同迈向碳中和的目标,中国提出了“双碳”目标,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,新能源装备和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。云网荷储一体化、风光储氢一体化已成为行业的基本趋势,新能源的不同形态正在交互发展,形成有机整体。
尽管储能行业蕴含巨大的机遇,但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、价格战等严峻挑战。朱共山在发表讲话时表示,储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。目前,储能产业正处于由强制性储能向容量租赁、独立共享的储能转变的关键拐点。
在政策推动、行业规模扩张、资本的注入,以及新进入者的加入之下,储能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的无序竞争。由于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,价格战愈演愈烈,这使得行业的现状可以用“一半是春天,一半是寒流”来形容。
行业人士指出,新型储能是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,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%,预计到2024年将迎来储能发展的元年。中国的储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,预计到2025年,全球储能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,到2030年将达到3万亿左右。政府的政策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,但要实现更远的发展,还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。唯有依靠市场驱动和科技创新,提升产品质量,降低成本,才能实现储能行业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本次会议以会议和展览的形式举办,有来自全球的300多家企业参展,3万多专业公众到场。同时,来自德国、日本、韩国、西班牙、巴西、印度、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光储相关组织参与会议。